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行业动态
医疗服务价格放开的连锁反应
发布时间:2014/5/13 0:00:00

国家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既是一次探索,也是一个开端。而在这背后,是民营医院市场即将发生的投资、整合热潮,不甘寂寞的医药企业,有望成为其中的“主力军”。

◆本报记者:卢礼强

第一步的意义与隐患

近期,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联合发出《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通知》中明示,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依据自身特点,提供特色服务,满足群众多元化、个性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同时,还规定各地要督促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相关政策,不得以任何方式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不当干预。

《通知》一出台,就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和议论。“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应该是国家想通过市场价格杠杆调节医疗服务市场的一次有益尝试。”北京百思力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文辉表示,该举措是对未来能真正改善目前医生服务价值过低和过渡医疗矛盾的解决铺路搭桥,为行政医保支付限额和价格严控之外进行深度的医疗改革探索。

不过,尽管新政已经出台,但对于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该如何确定却没有相关细则。根据《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2012年版》,医疗服务包括综合服务、病理诊断、实验室诊断、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康复医疗、中医医疗和其他辅助操作等十一种,在公立医院中检查费用约占了总收入的11%,占总医疗收入的21%左右。其中,主要占大头的是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大块,约占40%左右。

孙文辉告诉记者,目前非公立医院主要靠“单疾病专科”、“高技术手术”、“普通治疗私人定制”等为医疗服务特色与公立医院展开竞争,因为其与公立医院在专家、医保支付、公信力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基本定制的价格是比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高的,而一旦取消价格管理,有可能会出现对个别医疗价格进一步集中涨价、监管难等突出问题。

他还认为,我国的政策从来就是一放就乱、一统就死,这与国情和人的思维模式有关。所以,应按照参照民营医院的等级级别、国外医疗服务价格、国民疾病平均治疗费用、单病种项目检查治疗费用核算等基础要素进行综合评估来限定最高上限,否则只能高低不一,所谓特色服务高价会无上限涨价,低价为了生存会进行恶性价格竞争。

民营医院市场变革

在本报特约观察家、国务院国家医改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国恩看来,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的放开,首先有助于社会办医的健康和规范发展。他表示,与公立医院不同,社会办医的投资与服务责权具有明确的市场自主属性,因此客观上要求与之相适应、激励灵活的资源配置原则,从制度上明确安排基于市场供需的服务价格机制,有助于逐步形成良性、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对此,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也表示,非公立医疗机构先行一步,可以为整个医疗服务价格机制改革提供经验。非公立医疗服务的市场定价将有助于推动社会多元办医,促使公立医疗与非公立医疗之间形成一种互相竞争发展的局面。

从现状来看,目前我国医疗领域公立医院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民营医院处于弱势,只占不到15%的市场份额。显然,这一次的新政只是新医改大潮中的一个序曲,向正确的方向迈出了一小步,但真正的大头仍在公立医院,短期内这种格局可能不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新的政策环境下,民营医院是否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春天”呢?其实,新政一出台,其对医疗市场的影响就已经显现。在资本市场,多只民营医院概念股尾盘拉升,开元投资、金陵药业、爱尔眼科及信邦制药涨幅均超过5%。从这一现象不难看出,医疗服务价格的放开对民营医院发展绝对是利好的。

不过,这仅仅是短期的影响,更长远的影响将是接下来民营医院市场的整合。孙文辉认为,从目前医药企业介入医疗服务(医院)的情况看,医疗服务价格的放开会对拥有专家资源、新技术优势、高端服务为主的民营医疗机构带来一轮高速增长的浪潮。同时,也加剧了低端民营医院的竞争格局,接下来民营医院市场的整合会进一步集中。

“医药企业一直想投资医院这块市场,但前期有些企业的投资回报并不高。”孙文辉进一步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医院的管理和药品管理不一样,特别是目前医院的医生专家资源不能跨地区自由流动、非公立医院医保受限等给管理带来较大难度。但介入医疗市场一直是企业所垂青的,短期会带来一轮新的投资医院的高潮。

药企办医正当时

从现状来看,在新医改持续深入及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医疗市场,国药集团、复星集团、宛西制药、金陵药业等多家大型药企已经有所动作,开始投资或自办医院,提前进行了布局。

不过,目前医药企业及其他社会资本更多的在向民营医院市场进军,公立医院涉及得非常少。对此,孙文辉认为,公立医院才是真正的蛋糕,能否介入这块既有专家医生资源、又能惠及国家政策支持、覆盖绝大部分患者的市场才是未来的真正着力点。

“所以,当国家把部分核心医院纳入公立医院后,独立的医院管理机构会是介入公立医院改革的特殊部分。”孙文辉还指出,医药企业应从资本角度,建立跨区域和国际联合的“医院管理集团”,与国家卫计委的政府管理机构结合才能解决专家资源瓶颈问题,才能把高技术和专科医疗服务的涨价因素实实在在的在利润上体现出来。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对于医药和器械生产企业、商业企业来说,越早介入医疗服务领域,越有利于为贯穿产品价值链、从产品管理到医疗服务管理奠定前沿的广阔发展空间,并最终引领市场先机。上述的几家大型药企及已经在医疗市场布局的医药企业,在未来分食医疗服务领域蛋糕时必定是先人一步。

另外,由于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必然会有相关的细则及配套政策陆续出台,同时公立医院的价格松动也并非不可能。因此,对于医药企业来说,此时介入医疗服务领域或许正是时候。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的进入,未来医药企业非常有可能成为社会资本办医的主力军。


COPYRIGHT © 2013-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TO-DREAM 豫ICP备13014685号-1
上海迪冉郸城制药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原料药、中成药、化学药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